气候变化压力测试中国保险业实施建议(上篇)

基于国际相关实践的研究 张佳,叶涛,姚佶,张靖翎,凌子茜,王玲焱,谭梅,杨婷婷

English Version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减缓气候变化问题,构建绿色未来,保险业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负债端保险产品为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和探索低碳节能技术创新保驾护航,资产端保险资金体量大、期限长,可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绿色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

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相关信息披露指引要求也逐渐变得严格。比如,在过去一年中,已有九个司法管辖区的政府部门宣布要求或呼吁包括保险业在内的各行业按照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披露相关报告。在新的监管要求下,保险业如何更好地做好相关披露,气候变化风险资产负债管理和压力测试给保险公司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和决策工具。本文将在总结全球气候变化风险问题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中国保险业开展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的思路与方法,从而助力中国保险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显示, 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相较于工业化前水平已经升高1.09 C。自1901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0.2米。

根据IPCC的气候模式预估显示,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将继续上升,在不同排放情景下,到2100年相较于工业化前水平将上升1.0 C~5.7 C。全球升温将导致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并将持续对人口与社会经济系统造成巨大有形影响。而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海平面上升速度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图1)。中国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挑战十分严峻。

图1:中国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到2100年预计情况
温度 1951~2020年,中国年平均地表温度升温速率为0.26 C/10年。 中国平均气温将上升4~6 C(SSP3-7.0)。
海平面 1980~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mm /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海区海平面到21世纪末将比20世纪高出0.4~0.6m。

来源:《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19),IPCC 第六次评估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

鉴于中国面临的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引致的社会经济后果形势严峻,中国政府也对外宣布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因此,开展气候变化风险分析和压力测试对于深刻理解气候变化风险敞口,进一步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助推保险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金融监管机构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措施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监管发展历程

随着生态环境变化对金融机构核心业务影响的日益增加,气候金融(Climate Finance)作为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的核心理念逐渐得到业界的认同,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问题也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各国金融监管机构近十年来也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发布了一系列指引和监管文件,参见图2。

图2:国内外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风险监管发展历程

  • 2012

    原中国银监会 印发《绿色信贷指引》

  • 2015.12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成立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

  • 2016.2

    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 发表题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和系统性风险》的报告

  • 2016.8

    人民银行等七部委 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 2017.6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 围绕治理、战略、风险管理以及气候相关风险评估指标和管理目标提出全面的披露建议

  • 2017.12

    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成立

  • 2018.6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发布《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绿色投资倡议书 》

  • 2019.5

    欧洲央行 发布《金融稳定评估报告》提到“气候风险可能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当市场没有将气候风险正确定价时,它可能影响金融稳定

  • 2019.6

    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 发布第二份情况报告,指出落地实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鉴于气候变化带来的财务风险较大,目前的实施进度还需加速

  • 2019.12

    港交所颁布新版《环境、社会及管治指引》,90%H股上市公司披露ESG相关信息

  • 2020.1

    中国银保监会 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 2020.5

    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 发表《监管者指南:将气候相关的环境风险纳入审慎监管》

  • 2020.6

    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 发布《央行和监管机构气候情景》和《央行和监管机构气候情景分析指南》

  • 2020.9

    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 发布《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综述》及相应案例研究

  • 20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 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

  • 2021.7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导金融机构识别、量化、管理环境相关金融风险,助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

  • 2022.1

    欧洲央行(ECB)宣布启动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监管,评估银行应对气候风险引发的金融经济冲击的能力,重点针对暴露于气候风险的特定资产类别

国际监管机构强调气候与环境风险研究和相关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自2015年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成立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以来,围绕气候情景分析开展的评估与披露框架逐步形成。TCFD框架由四大模块组成,分别对企业与气候变化相关战略、治理、风险管理、指标及目标提出具体披露要求。对于保险业等主要金融产业,工作小组根据具体业务活动类型制定并更新了补充指引(详细要求见图3)。在战略模块,明确各保险机构可以利用情景分析法评估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以及对其业务带来的潜在影响。目前,全球有超过1500家金融机构签署成为了TCFD支持者,其中也包括我国的多家机构投资者或银行保险业机构。

图3:TCFD针对保险机构的补充指引要求(2021年10月更新)

战略 风险管理 指标和目标
  1. 描述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为其核心业务、产品和服务提供支持性定量信息
  2. 开展气候情景分析
  1. 描述按地理位置、业务部门或产品细分识别和评估再保险/保险投资组合中气候相关风险的流程
  2. 描述用于产品开发和定价相关的气候相关风险的主要工具或方法
  1. 提供其财产业务因巨灾产生的合计风险敞口;描述机构保险承保活动在多大程度上与远低于2 C的情景保持一致
  2. 披露商用地产和有数据条件的专业业务线相关的加权平均碳强度(WACI)或温室气体排放量

来源:TCFD官方文件

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2017)研究指出,金融市场主要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其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了重大挑战。其中,物理风险是指气候异常可能导致银行保险机构等市场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严重受损,进而影响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风险;转型风险是指为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收紧碳排放等相关政策,从而引发高碳资产重新定价和财务损失的风险。对保险业来说,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增速所产生的影响,可能进一步影响市场中长期利率与保险需求,因此需对潜在影响持续研究关注。

国际组织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在2019年发布《行动呼吁:气候变化成为金融风险的来源》,指出气候变化已成为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随后,其在2020年5月发布的《监管者指南:将气候相关的和环境风险纳入审慎监管》中明确指出,监管机构将要求金融机构开发必要方法和工具(如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以确定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的规模和等级。继而,NGFS又发布了《央行和监管机构气候情景》和《央行和监管机构气候情景分析指南》,介绍了气候相关风险对经济系统的影响路径,给出了气候情景设计、财务风险评估的思路,为相关机构分析气候变化相关风险提供了参考方案。

国际及中国金融监管实施气候与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的实践

欧洲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及治理问题十分关注,很早便对气候与环境风险的压力测试展开了探索。其中,英国早在2015年便开始研究气候变化对保险业和银行业风险的影响,而法国、荷兰等其他欧洲国家紧跟其后。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已开始探索在特定行业或基于一些分支机构的业务开展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如针对部分高碳行业和敏感因子开展气候与环境风险压力测试,促进投融资结构在绿色、低碳、转型、结构上更加优化,使银行逐步从气候变化风险被动的披露者转型为相对积极的管理者。2021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部分银行机构开展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希望金融机构积极通过环境风险分析主动评估和管理相关风险。但是,由于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模型较为复杂,且金融机构对气候相关风险历史数据获取不足和风险传导路径的实践积累经验不足,使得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的实践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香港金融局(HKMA)也于2020年对银行提出气候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等相关要求。

国际保险行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及精算师发挥的关键作用

作为风险的管理者、风险的承担者和投资者,保险业近些年也逐渐开展气候与环境风险分析和压力测试。保险业,尤其是财产险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就是分析和应对物理风险导致的损失成本。财产险行业传统上就有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系统或巨灾模型,可以作为开展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的基础。下表总结了国际保险监管机构和专业组织近年来发布的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相关文件与主要内容。

  • 2018年7月: 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就与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保险论坛共同发布了《关于气候变化对保险业影响的专题报告》,分析了气候变化风险与保险核心原则(ICPs)的关系,汇总了各个地区保险监管机构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所做的工作,探讨了在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中需要考虑保险业务资产端和负债端联动的问题。
  • 2020年6月: 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EIOPA)发布了《保险公司压力测试方法与原则讨论文件》,在正文第一章专门论述了保险公司开展气候变化压力测试的方法。
  • 2021年2月: 著名“国际保险业智库”日内瓦协会发布了《保险业的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全盘的决策框架和对资产负债表两端的关键考虑》,分析了气候变化风险对保险业资产端和产寿险业负债端的影响,建议保险公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需要同时考虑资产负债表双方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的潜在影响。
  • 2021年9月: 欧盟委员会要求EIOPA发起可持续发展风险在Solvency II相关规则修改的征求意见工作, 其中要求保险公司开展气候变化风险情景分析。
  • 2021年11月: 英国精算师协会发布了《气候相关风险——精算师参与的汇总报告》,重点探讨了精算师在保险业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国际大型保险机构近几年均根据TCFD的要求披露气候变化风险相关信息,按照所在市场监管机构的要求开展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并逐年完善相关方法论。在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中,在资产端,与银行业类似开展转型风险分析,重点考虑实施低碳投资策略后的影响;在负债端,重点分析物理风险对财产险和健康险业务的影响。我国的平安集团已经披露了两期《TCFD报告》,涵盖旗下的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业务。在集团组织下,各单位资产风险管理和精算部门逐步进行资产和负债端的气候变化风险测试和管理。从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个维度出发,识别了气候变化在短、中、长期可能产生的不同类型影响。未来,平安将针对重点行业、客户、标的,乃至全部资产开展气候变化影响情景研究。

从国际保险组织和国内外保险行业开展气候变化风险压力测试的实践来看,精算师和资产负债管理技术体现出保险业务的特点,在情景建模和压力测试等量化建模工作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气候压力测试分析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目前还处在相对早期的阶段,因此面临许多挑战,其中包括测算气候变化对保险产品的定价影响,获取高质量数据等。而精算师则可以发挥其优势,通过与其他相关专家,职能部门及利益相关方合作沟通,化解量化工作中的难点。

张佳,FSA,  是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叶涛,Ph.D., 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姚佶,Ph.D., FIA, FASHK, CERA, 是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监。
张靖翎,MS, LEED AP, 是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顾问。
凌子茜,MS, 是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顾问。
王玲焱,ASA, 是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谭梅,MS, 是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顾问。
杨婷婷,MS, 是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以上陈述及评论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北美精算师协会(SOA)或其相关雇主言论和观点。

Copyright © 2022 by the Society of Actuaries, Schaumburg, Illin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