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The Actuary Magazine

Why is modeling policyholder behavior so damn hard, and what can we do about it? A bit of background on why I’m asking this. I recently had the privilege of leading a study of dynamic lapses for general account products across 10 companies.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many investment-oriented products have come on the…

Out of curiosity, I recently asked ChatGPT, a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AI) chatbot tool, to provide common adjectives that “actuar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nswers were “analytical, mathematical, detail-oriented, risk-focused, thorough, objective, professional, data-driven,” etc.—but not “entrepreneurial.” Next, I asked ChatGPT to provide common professions that “entrepreneurial” is associated with, and the answers were “start-up…

As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BLS) reporting shows, the actuarial profession, with more than 30,000 people employed in 2023, projects demand for actuaries to grow by 21% through 2032. This growth indicates not only new job creation but also a potential need to replace retiring actuaries. The concept of retirement has traditionally symbolized a…

In September of 2024, the Society of Actuaries (SOA) Research Institute released “Impact of Inflation in Retirement – Survey Findings,”1 summarizing retiree attitudes and actions toward inflation. Some 1,000 randomly selected users of the health rewards app Optimity provided feedback on 12 questions. Report author Steve Siegel, ASA, MAAA, senior practice research actuary with the…

In the dynamic world of actuarial consul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professionals brings a fresh perspective and an eagerness to solve complex problems. For this second Q&A in The Actuary’s “Voices of Tomorrow: Perspectives from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ctuaries” series, I connected with Thankamol (Tan) Katanchaleekorn, FSA, who is currently a manager with KPMG…

Shifting demographics and the curr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have led to uncertainties for Canadians and—as I’ve witnessed quite often—to concerns around outliving savings in retirement. While exploring strategies to address the need for dependable lifetime income solutions, three observations in particular come to light: Innovative and cost-efficient ways to convert retirement savings into lifetime income have…

Chinese Version As reports have shown, insurance and other companies across Asia and globally have faced challenges implement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17 (IFRS 17). In my experience with Sunshine Insurance Group, these are the keys to efficiently completing IFRS 17 implementation: Strong support from senior management Proa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Clear project positioning and objectives…

Jolee Crosby and Darlene Stevenson may not know each other, but they have much more in common than they realize. Both are women leaders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and each has worked for global giants. Throughout the 30-plus years in their careers, they have successfully navigated multiple rounds of industry and organizational consolidations. Perhaps most…

To serve as Society of Actuaries president is the highest honor bestowed on a member. On Wednesday, October 30, 2024, my three-year SOA presidential commitment came to an end. This is the story. After serving on the SOA Board of Directors from 2013 to 2016, I submitted my name to the Nominating Committee as a…

English Version 与其他保险公司相同,阳光保险集团在实施IFRS17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项目,凭借其积极的资源投入、明确具体的项目定位与目标、适合公司需求的系统选型和实施方案、严谨有序的项目组织结构、有效的时间把控和强力的执行,以及扎实系统的培训和知识沉淀,高效完成了IFRS17项目的落地实施。本文整理了阳光保险集团IFRS17项目的实施经验,以及新会计准则下业绩指标体系变革和其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以期为各保险公司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IFRS17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难点 首先,项目所需的复合型人才资源紧缺。由于IFRS17是一套全新且复杂的新准则,项目运行亟需财务、精算、IT等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市场上,此类人才都极为稀缺。阳光保险集团从各部门抽调了多名在相关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以全职或兼职的形式参与项目。同时,积极协调外部咨询公司优质的专家资源进行项目咨询、技术指导和培训。在面对这一全新且高难度的大项目时,尽管内外部资源紧张,但通过高效组织和大量协调、培训工作,集团得以组建起了一支严谨高效的实施团队,为项目的成功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时间紧任务重。按照之前规划,项目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主要进行准则解读、财务影响测试及差异性分析等基础性工作。然而,原计划两年的第一阶段因内外部的多重原因实际停滞近一年,后于2021年3月重启,与第二阶段重叠进行。项目恢复后,团队需在极短时间内加速推进项目,包括重新进行调研、招标选型等,并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完成全部系统建设工作,同时预留半年进行并行测试。与其他同业相比,阳光第二阶段的实施周期压缩了近一半,时间非常紧张,且没有缓冲余地,再加上IFRS17准则本身复杂度高,团队面临巨大挑战。尽管如此,团队在紧张的时间表下仍保持着高度专注和执行力,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第三,数据质量和系统问题。数据质量和系统整合是项目实施中的普遍难题。阳光保险集团成立时间较晚,大部分年度采用二号准则,相对减少了数据梳理的复杂度。然而,由于新准则下的数据维度和颗粒度要求大大高于旧准则,公司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数据探源、核对校验以及相关系统的改造升级等工作。在压力面前,集团团队有序操作,通过细致的数据清理和系统对接工作,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项目管理难度较大。作为大型集团,阳光保险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业务特性各异,处理业务会有各自的侧重,因此,对系统选型的诉求也会有所不同,这给满足集团共性需求带来了一定压力,也对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跟高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团队通过强化沟通、协调各方利益、制定统一的项目进度安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通力合作和相互融合,最终成功克服了这一难题。 二、IFRS17项目高效实施的关键因素 第一,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与资源投入:管理层的全力支持和足够的资源保障是项目成功的基石。管理层的重视能够激发团队的积极性和执行力,而资源的灵活调配则确保了项目在面临困难时能够迅速调整方向并追加投入。资源投入不仅包括财务资源(如外部咨询费、系统采购与改造费等),还涉及人力资源的调配。阳光等头部公司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大,但即使是中小公司,在制定规划时也应预留充足的预算,以应对可能的不确定性和追加需求。在费用资源投入方面,由于项目涉及范围广、技术难点多、实施周期长,涵盖外部咨询费、系统采购和改造,以及人力成本等,整体预算支出较高。在人力投入方面,阳光公司抽调了约多名全职或兼职员工参与项目,涵盖了精算、财务、IT等多个部门。保持足够的人力支持是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在项目实施初期,阳光公司确保关键岗位的全情投入,后续则根据项目进展适当调整人力配置。在外部咨询支持方面,选择具有丰富实施经验的外部技术顾问、DSP服务和实施顾问对于项目成功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外部资源能够提供行业最佳实践分享,降低项目实施风险,帮助项目团队少走弯路,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特别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外部咨询支持的作用更加凸显。 第二,明确具体的项目定位与目标:项目必须有清晰、具体、可落地的目标定位,避免模糊不清的目标导致实施方向偏离。在确定项目定位和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内外部约束条件,确保项目既符合外部要求(如时间节点、准则实施等),又符合内部实际情况(如人力、费用、数据状况等)。展开来看,在外部约束方面,项目必须在特定时间前完成,这是不可动摇的硬性要求。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涉及复杂的规则和流程,增加了项目难度;具备相关经验的外部咨询专家资源有限,也有可能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此外,系统实施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多种不可预测因素,也需要项目团队在规划时充分考虑并预留余地。在内部约束方面,公司内部可用于项目的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是确定项目定位和目标的重要考量因素;同时,公司现有系统的数据状况(如数据质量、完整性、成熟度等)直接影响项目实施的难度和所需时间。项目团队需要对现有系统进行深入分析,以评估数据梳理和改造的工作量。因此,建议企业可通过“料敌从宽”的策略,即充分预见并准备应对可能遇到的不利条件,来提高项目成功的把握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第三,适合公司需求的系统选型和实施方案:企业应积极进行同业交流调研,借助行业先行者的经验,了解各咨询和系统供应商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公司自身需求确定最合适的系统选型和实施方案。 第四,严谨有序的项目组织结构:有效的项目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它能够压实责任,确保项目高速、有效运行。对于复杂项目,合理的组织架构更为重要。阳光公司建立了一个严谨有序的项目组织架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招标,目标确定和重要会计政策决策等;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整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充分调动业务、IT、咨询顾问、系统实施供应商,形成多轮驱动;子公司负责各项具体执行工作,集团财务和精算抽调人力直接进入子公司项目组参与管理和执行的具体工作。执行层按照寿险、非寿险等主体划分,每个主体设立项目组,由各自主体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具体实施。该组织架构的优势是,CFO作为组长,能够确保会计系统项目的战略地位,并有效调配资源,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各条线参与人员均纳入组织架构中,明确各自职责,确保责任全面压实。每个主体负责人对各自项目的成败负最终责任;集团层面的全面参与促进了寿险、非寿险等条线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共性问题,提高项目执行效率;建立周例会、双周沟通会等定期沟通机制,确保项目进展信息的及时传递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第五,有效的时间把控和强力的执行:项目成功实施需要严格的时间管理和高效的执行力。项目办公室负责统筹分配工作任务,明确目标并设定优先级,确保各工作组能够按计划分头实施。组长作为总负责人,需平衡整体时间安排,监控工作进度,并管理问题清单。通过及时协调资源,确保项目按时推进。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反馈至集团层面。集团管理层通过定期(如每月或每双周)听取汇报,以及不定期的紧急会议,确保对精算、财务、投资等方面的问题能够迅速做出决策。这种灵活的决策机制有助于快速响应项目中的突发问题。同时,一旦发现问题,项目团队需立即召开周例会或临时会议,讨论问题清单和解决方案,立即采取行动,不让问题解决拖延、滞后。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超出预期的问题。为了保证整体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灵活应对,抓大放小。对于一些次要或可以近似处理的问题,可以选择暂时搁置或采取替代方案。最重要的是确保总体时间进度不受影响。如果某个环节落后,必须迅速采取措施赶上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第六,培训与知识沉淀:培训在项目实施中十分关键,它不仅关乎团队技能的提升,还直接影响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最终成功。针对项目参与人员,特别是业务团队,应该进行持续的、贯穿项目始终的培训。由于项目涉及的新旧准则差异大,业务内容变化显著,因此基础原理和业务操作的培训至关重要。首先,要在项目初期即对高管进行关键准则和决策影响的培训,以确保他们在面对重要选择时能够做出快速高效的决策,避免后续返工和调整。同时,在日常中应加强对团队的培训,针对核心团队,企业应进行专门的建档、培训及知识传承,确保团队能够自主接手项目,减少对外部团队的依赖。此外,在团队成员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完善的档案机制和知识传承能够确保项目的平稳过渡和顺利衔接。 三、IFRS17项目落地实施的几个建议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产生了各个方面的影响,除了在落地实施上颇为挑战,各企业还需在报表时效性、业绩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转变和优化。这里总结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分析与建议。 (一)针对月结时效的优化建议 在探讨寿险公司IFRS17落地实施经验时,有一个问题被提到:新准则下报表编制时间显著延长,与管理层的期望存在差距。管理层通常希望在第一时间就能获得大致的财务报表结果,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新准则的复杂性及多部门协调的需求,导致报表出具时间推迟。其具体原因包括:在寿险业务中,精算准备金的计提依赖于投资收益等财务数据的确定,导致流程串行化,增加了时间成本。在产险业务中,多数公司仍需先出具老准则报表,再转为新准则,增加了报表编制的工作量和复杂度。同时,跨部门协调分析过程繁琐,也制约了报表编制的时效性。 可行的优化方向包括,一是通过自动化、线上化手段优化月结流程,以减少人工干预并提高效率;二是审查并优化数据流检和规则来实现关键数据的自动核对和验证,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三是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实时跟踪月结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报表编制工作顺利进行;四是根据管理层对新准则的理解及其分析诉求,不断调整和完善财务报表及经营分析指标,以满足其决策需求。 (二)新会计准则下业绩指标体系的变革及其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初期,大部分企业和管理层仍围绕老准则体系进行工作,在对新准则的理解和应用方面还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例如,在新准则下,收入的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需要企业重新理解和评估;在新业务价值与新业务合同服务边际(CSM)方面,两者之间的关系及优劣比较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企业需权衡其利弊。保险服务收入是新准则下的新概念,企业需消化理解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综合成本率在产险中尤为重要,但新准则下的定义更加复杂,包括无风险收益、减值、非履约费用等调整,不同公司间的定义和口径存在差异,导致比较和解释上的困扰。 企业在管理上也面临许多挑战。例如,不同公司对同一指标的定义和计算口径不同,增加了理解和比较的难度。新准则下,由于浮动收费法下的投资波动等因素被纳入CSM并摊销释放,使得营运利润的界定变得复杂和模糊。在未来,企业需要逐步适应新会计准则,管理层需解决口径不一致等问题,并重新构建基于新准则的业绩分析和决策体系。对于新出现的概念和指标,如保险服务收入、CSM等,企业也需加强研究和理解,以更好地指导经营管理和决策制定。 在具体措施方面,新准则下,会计利润积累指标从剩余边际转变为CSM净资产的波动成为新的挑战。管理层和精算财务人员需要较长时间去理解和熟悉新准则,以构建新的管理指挥体系。相较于目前偿付能力体系下资产和负债两端受利率变动影响不匹配所带来的困扰,新准则下资负两端均采用相同的即期利率曲线进行计量,为更精细化的资产负债管理和利率风险判定提供了便利。然而,这也带来了瞬间冲击增大的问题,因为利率变动对负债的影响不再分期计入,而是瞬间全部反映。此外,使用OCI(其他综合收益)选择权可以减轻利润表的压力,但仍无法缓解利率变化对净资产的冲击。管理层若不重视这一点,可能因感受不到直接的利润压力而忽视资负匹配的重要性,进而对净资产造成重大损害。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具有深远的影响,需要自上而下、全公司范围内的重视和资源投入。确保顺利完成切换是首要目标,但后续工作同样繁重。在完成报表出具等第一阶段目标后,后续还有大量工作需要进行,包括行业标准的统一、监管政策的完善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各方参与者付出巨大的努力,以确保新准则的顺利实施和有效执行。会计准则的实施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行业和监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全面的规划和考虑,逐步克服实施中的各种困难,实现新准则下的稳健发展。 毛丹,FSA,FCAA, 阳光保险集团精算总监。 以上陈述及评论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北美精算师协会(SOA)或其相关雇主言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