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The Actuary Magazine

English Version IFRS17系统建设的框架总共可分为7个部分,在实施IFRS17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中大型保险公司的实施节奏又可拆分成6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具有不同的风险点。本文基于保险公司在新保险合同准则实施中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保险公司应对挑战的策略及工作重点、难点。最后,结合IFRS17落地成效,对后IFRS17时代的财精数字化进行了展望。 一、IFRS17系统的建设框架 整个IFRS17系统群的应用框架可分为7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源系统与精算环境改造,主要是对原有系统数据和精算环境的更新与调整。第二部分是数据处理平台,其通过将数据建模和管理融于一体,来实现数据集中处理。第三部分是分摊模块,负责费用、投资收益及特储、未决等准备金的分摊处理。第四部分是新计量功能建设,其针对IFRS17的准则要求建设新的计量功能,包括BBA、VFA、PAA模型的全周期滚动计算。第五部分是会计子账建设,建立新的会计子账系统,支持实际现金流凭证转换、多准则核对等功能。第六部分是总账改造及报表出具,对接新准则下的主表、附注及管理报表需求,包括IFRS9、IFRS17等报表项,以及未来可能的利源分析和预测报表。第七部分是系统管理层,构建完整的自动化平台,涵盖数据同步备份、归档、容灾、系统管控调度及数据质量管理等。 在这七个模块中,精算团队的全面参与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梳理公司历史数据、产品情况及精算模型,追踪费用发生,并与现有准备金计量结果及未来预测结果进行合理性比对,从而全面评估和提升公司数据质量与精算技术的应用水平。 二、新保险合同准则的实施过程 保险公司新准则实施可拆分成6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需求分析及设计;第二阶段是系统实施;第三阶段是公共能力和非功能需求的设计。第四阶段是过渡期的处理,针对保险公司历史保单进行数据的清理,包括业务数据、业财数据1和总账数据,进行新准则过渡日的资产负债类项目的计算。第五阶段是测试,包含SIT系统集成测试和UAT用户接受测试。第六阶段是试运行。在这六个阶段里面,每个阶段都有需要着重关注的风险点,系统落地实施上需要考虑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在全量的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直接探源公司的生产环境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建模。同时,在建模中需提前与管理层和审计师沟通,避免在实施中反复修改。 第二,在实施阶段中,需要通盘统筹整个计划和进度,并调配足够的人员。对于精算从业者而言,其可能面临IFRS17系统建设、各种测算工作和其他日常工作的多线并行,因此,实施过程中,需要整体规划和掌控进度,调配充足资源投入,避免项目延期。 第三,公共能力方面,需要结合数据量和关账时效来规划留余量,以避免实施中出现性能无法调优的局面而被迫进行需求变更。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关账部分,尽量提前识别需要人工介入或手工断点的部分,然后把它作为一个公共能力或者是非功能的需求去提升系统计算的效率。 第四,过渡期的处理。过渡期对于每家在做IFRS17项目的保险公司都是一个难题,主要的原因是公司管理层希望能够通过过渡期的计算有一个更好的期初财务结果。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大量且反复的计算,因此,保险公司应尽快启动过渡期的数据采集和计算工作,预留更多的时间给公司管理层来做反复的测算工作。 第五,在端到端测试和UAT测试环节,保险公司应在贯通性测试完成后直接接入生产数据进行验证,避免造数测试。在新准则项目中,往往是当真实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灌入系统中进行反复的验证才能发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结果,从而发现业务需求、系统架构设计阶段的不足或缺陷。 第六,关于试运行和验收的工作,通过将试运行结果与对照期报表并行考量,公司不仅能验证新系统的准确性并生成新旧准则下的对比数据,还能让业务部门积累宝贵经验,为未来优化和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降低正式实施后的风险。 三、新保险合同准则实施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是管理层的重视和人力的投入。虽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精算部门、财务部门、IT部门等相关的部门,但是它需要公司管理层去提供足够的支持和重视,来协调跨部门之间的作业和协作。 二是系统集成问题。在系统集成的七个模块中有非常复杂的数据流转交互以及底层技术栈的相互匹配问题。因此,这一问题也需要在项目初期尽快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定稿,避免反复修改。 三是测试的配合问题。IFRS17业务逻辑复杂,业务和IT部门要深度理解需求,并高度参与到测试过程中。测试需要经验分析、评估,精算部要在协调产品设计等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站在较高的层面上进行统一验证,以确保测试结果能达到预期。 四是环境资源的配置。在IT角度下,公司数据库及产品选型时,服务器采购流程冗长,因此需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厂商供货能力不足及集中采购高峰等可能的问题。 五是数据质量问题。IFRS17项目涉及业务系统多,系统数据庞大且历时较久,各种表之间关系复杂。 六是时间紧。IFRS17项目实施计划紧凑,工作任务多,且难度大、容错率低。目前来看,距离开始全面执行新准则的2026年,也只有约一年的时间来完成系统的整体建设,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来应对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异常情况。比如,新的业务形态的变化、新监管的要求,以及公司内部管理或技术路线的调整。 七是变更管理。变更管理旨在优化系统建设,力求打造精品工程,在面对细节与特殊场景方面追求尽善尽美的基础上,也需审慎把握好时间进度,以平衡时间计划与需求变更,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八是方案及期初数调整。调整期初数的方案需谨慎考虑,以期在过渡期后实现公司管理层期望的初期良好财务结果,为未来新准则执行奠定坚实基础。然而,期初数调整可能会影响对照期2报表跑数流程的项目计划,增加系统建设复杂性,从而导致项目延期甚至失败。因此,需全面评估风险,确保调整与项目成功并行不悖。 四、新保险合同准则实施过程中寿险公司业务侧主要难点和应对策略 寿险公司在应对财务与精算侧的挑战时,需平衡多重复杂因素。财务侧面临月结关账任务繁重、链条长,及新会计准则同步实施的双重压力,需优化技术方案,减少月结任务间依赖,促进并发处理。 精算侧则聚焦于模型点数据建设,这是一项基础性且历史积累深厚的任务,需专人专项突击,应对新旧准则统计口径差异及核对挑战。此外,精算软件与数据平台、子账系统的交互复杂度需提前测试,确保系统交互顺畅。针对数据一致性与上下游联动,亦需进行详尽检查。最后,针对过渡期质量不高的历史保单数据处理,需采用部分简化的处理流程,加速过渡期数据处理与历史数据分析修复工作,为后续的试运行的出表跑数环节预留更充足的时间。 五、新保险合同准则实施过程中财险公司业务侧主要难点和应对策略 财产险公司在处理业务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海量保单数据的处理与再保险合同的复杂性。针对海量保单数据,财产险公司需依赖新技术和数据处理方式,通过高性能计算压缩处理时间,确保业务数据与现金流数据的准确处理。此外,再保险业务作为财产险公司的重点,其业务量级(无论是分入还是分出)与直保业务在占比上相当。鉴于再保险系统相对直保系统可能成熟度较低,财产险公司需特别注意再保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解决业务系统流转中的问题,并加速对再保历史合同条款的梳理,预提与结付数据的处理方式进行讨论与优化,力求优化再保作业流程、简化数据处理流程,确保业务和系统的顺畅运行。 六、新保险合同准则下业财精一致性的保障机制设计 在保险公司实施新准则的过程中,业财精3一致性机制的设计尤为复杂且关键。新准则引入了合同组合维度,要求细致的数据颗粒度,从底层责任、险种到最终的合同组合披露,每一层都需要精确处理。这包括投资成分的拆分、再保与分出条款的责任界定,以及复杂产品组合中的拆分责任与可选责任等。 为确保对外披露的合理性,公司需首先确保底层保单合同、险种数据的一致性。新准则对数据质量的要求远高于旧准则,特别是在核算层面,需按主保单颗粒度进行实际现金流核算,再汇总至合同组合层面进行CSM计量。对于短险,虽然传统上采用1/8法或1/24法计算UPR,但头部公司已逐步转向更精确的1/365法逐单计量,进一步提高了数据颗粒度要求。 在实施过程中,系统改造是一大挑战,需解决历史或当前系统无法支持到单或险种粒度不够精细的问题。同时,业财精一致性问题在新旧准则下均被高度重视,需通过设计合理的保障机制来确保业务、财务数据的无缝对接与一致。综上所述,财产险公司在实施新准则时,需细致规划、精心实施,以确保数据质量,满足监管要求,并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新准则有明确的切换日期,公司需要处理历史累积的应收、应付科目余额及准备金余额等,这些数据直接结转或调整至新准则下可能导致不合理情况。此外,机构间、险种间甚至科目场景间的历史差异也需在新准则下进行调整,以确保财务披露的准确性。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公司需要在新准则建设环境下,对历史数据进行全面清理,以得到一个“干净”的初始数据集合,用于新准则下的持续披露。这一过程中,业财精一致性的保障机制能确保业务、财务数据的无缝对接与一致。 为了实现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公司还需考虑关账时效性和精算部门工作负担,引入更多自动化检查和硬性依赖的上下游数据串联设计。比如埃森哲就将整个流程细分为55个步骤,从保单和业务交易数据的贴源获取开始,确保技术层面上的数据同步既全面又准确,所有需进行精算评估和财务记账的业务数据均纳入评估范围。 其次,财经数据上下游之间的强关联处理也十分重要,其旨在加速财务月结和精算月结的关账流程,并通过实际现金流与预期现金流的比对及合理性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是精算计量结果与财务报告的有机融合。这一过程不仅涉及三张主表的编制,还涵盖了准备金变动的详细披露。这些报表不仅反映了精算假设的变动和风险调整,还融入了财务侧的应收应付余额等关键信息。为了实现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公司可能需要从多个数据源中提取和整合信息,但在前面提到的机制保障下,即使数据源不同,也能确保最终披露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七、应对新准则的关账提速要求 新准则相比旧准则,增加了与费用和投资数据的联动,并可能引入新的计量模块,导致关账时间延长了3-9天。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公司需要识别影响关账效率的主要节点和人工断点,并对新准则新增的任务项进行细化拆解,以减少非必要的上下游依赖,实现并发处理,从而优化系统跑速,缩短关账时间。 在具体挑战方面,首先是数据检核和异常数据修复,这需要建立全流程或系统化的数据检查、报告和自动化处理机制。其次是模型点计算,新准则要求制作新单和月末有效单的模型点,建议通过拆解任务,将部分工作平摊到月中,以减轻月末系统负担。此外,底层计算在新准则下更为耗时,因为引入了新的负债评估项目和特殊现金流计算。精算评估软件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对接也是手工处理较多的环节,需要提高系统跑速和对接性能。投资收益数据的获取较晚,以及IFRS9准则实施可能带来的额外调整时间,也是影响关账效率的因素。 八、后IFRS17时代的保险公司财精数字化展望 从内部视角看,新系统群的数据将广泛应用于两核处理、战略规划、财务报表制作协同、风险管理、负债端现金流压力测试、以及资产与负债匹配等关键领域,为保险公司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这些数据将促进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和决策的科学化。 从外部视角看,新系统群将助力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客户服务、监管报送等方面实现优化。特别是在监管报送方面,随着监管要求日益严格和数据颗粒度要求的提升,融合了业财精数据的系统群将更好地适应监管需求,提高报送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新系统群还为风险管理模型、再保合同基准定价模型、巨灾模型等提供了优化空间(针对再保险公司),同时支持销售渠道管理和利源分析等高级应用。这些应用都要求保险公司在构建新系统群时具备通盘的考量和完整的框架。有一个“1+2+n”模式的框架可以参考:“1”代表底层数据存储或数据管理技术底座,“2”包括精算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处理,二者相辅相成。这其中还包含了一个“数据集市”的概念:数据集市能为精算部门提供了统一的底层数据源,支持包括评估、经验分析和产品设计在内的多个精算应用方向。这种统一的数据源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使得后续的经验分析和价值评估结果更加可信,为保险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此外,精算数据治理也是确保数据质量的重要机制,通过一致性检查等手段,保证精算部门获取的数据真实反映保险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 在“n”的部分,即精算应用层面,这些应用本质上都是基于底层数据的二次加工,为内部管理、对外报送、产品设计和投资者管理等多个业务条线提供支持。这些应用具有无限可扩展性,为保险公司的多个业务条线,或者多个模块去进行赋能。尤其在技术和数据处理上,技术底座的优化是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和精算工作效率的关键,使精算部门能够更敏捷地出具报表和分析结果。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可能难以承载巨量数据的加工,且计算性能和可扩展性较差。而现代MPP数据库4等新技术则能在处理大数据量和时间紧迫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随着新准则系统群的建设完成,底层数据准备区和贴源数据加工区已经为精算部门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这些数据不仅支持了现有的管理诉求,还为未来新产品的设计和管理会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新准则下的指标监控将更加明细和透明,为公司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工具。 周海,埃森哲战略和咨询总监 以上陈述及评论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北美精算师协会(SOA)或其相关雇主言论和观点。 References: 1. 业财数据指待记账的数据,不带借贷分录。 ↩ 2. 对照期指正式评估期报表上同比的对照,比如2026年开始正式评估,那么2025年全年就是对照期。 ↩…

Chinese Versio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2024 Society of Actuaries (SOA) and China Association of Actuaries (CA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nline training course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IFRS 17 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 Sharing.” It analyzes strategies for insurance companies faced with implementing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insurance contract, examines effective IFRS 17 implementation and provides an…

In an ever-evolving world, the actuarial profession is undergoing transformative shifts. As the next generation steps into leadership roles, their fresh perspectives and diverse experiences are helping to shape the future of the industry. In this series, we sit down with three rising stars in the actuarial field to understand how they view the profession…

Growing up, I loved solving complex questions and equations and always knew I wanted to have a career that involved mathematics. A high school math teacher who was also an actuary inspired me to pursue a degree in actuarial science. I went on to spend the first 23 years of my career as a consulting…

March is Women’s History Month, a time to celebrate the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ions of women across various fields. In honor of this occasion, The Actuary is delighted to feature an interview with Ying Zhao, FSA, MAAA, FRM, a distinguished actuary who has made significant strides in the profession. Ying’s dedication to the actuarial community serves…

As the Society of Actuaries (SOA) navigates a strategic environment marked by rapid and significant changes, which br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the actuarial profession and the SOA,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our governance systems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SOA strategy. Our Governance Review Project, which is underway, is aimed at ensuring that the SOA’s…

We understand that terminology can be a hurdle for actuaries looking to incorporate climate risk, as an example, into their assessments. Terms that have been used for decades within specific specialties may be confusing to those outside the field, and terms and definitions can change over time. This article, the first in a “Terminology” series,…

As we celebrate Black History Month 2025, we honor the resilience,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ions of Black professionals across industries. As reports show, representation of Black actuaries within the actuarial profession remains modest, at less than 3% of all credentialed actuaries across North America. Black History Month serves as a powerful reminder of the progress made…

In an era where sustainability and ethical governance are becoming paramount, the reinsurance industry stands at a critical juncture—one in which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approaches have not only become a regulatory expectation but also business imperatives. Integrating ESG plans into the reinsurance sector, it appears, is vital for identifying and mitigating evolving and…

A conversation with Amanda Hug, FSA, MAAA, MBA, on life’s journeys and actuarial leadership